李思辉:电视问政是民主监督的有益探索

2012年12月28日04:09  光明日报

  李思辉

  最近,武汉、温州等地的电视问政引起社会关注。温州市直属27个部门一把手的总结汇报全程现场直播,表现与年度考评挂钩。几乎同时,武汉也开展了电视问政“大考”,年初承诺,年底“验收”,解决具体问题不过夜。媒体报道称,武汉的电视问政已成功举办了六年。

  从武汉到温州,从湖北宜昌到新疆察布查尔锡伯,电视问政的势头日趋强劲,一些原本十分健谈的官员,在民众的尖锐质问中如坐针毡、满头大汗,十分狼狈。问政一结束,他们便第一时间调查并解决有关问题,如果没能妥善解决,那么在此后的电视问政中,他们可能会遭遇更猛烈的“发难”。这种“问政—倒逼—反馈”的模式,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可操作性。

  “问政进入直播时代”值得我们拍手叫好,但这种问政形式和网络问政、领导现场办公、机关开放日等形式一样,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。面对浩瀚的民意诉求、海量的社会问题,电视问政的覆盖面毕竟有限。况且,电视问政是监督的有效形式,但不是唯一形式。不管是网络访谈、局长接访,还是市长热线等形式,只要有助于公民诉求的表达、民主监督的实现,就是善治。坚持善治才能形成制度,武汉的电视问政坚持了六年,解决了成千上万的现实问题,形成了一套相对完善的操作规程,实际上就是当地制度建设的成果。

  当下,一遇到类似电视问政这样的“创新”,一些人总会习惯性地认为,这不过是一种吸引眼球的手段,一场作秀而已,关键是要制度兜底。何谓制度?简单说,“制度”就是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、行动准则。武汉在全市范围内推行电视问政,建立了较为科学完备的系统性操作规程,并且有刚性措施的约束和敦促,这其实就是一种制度,可以看作是武汉民主监督制度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。不要空喊制度而又“忽视制度”,坚持了六年之久,并且还将一以贯之的电视问政,就是武汉推进治庸问责、强化民主监督的一个制度切面。

  温州的电视问政,将官员的应答情况与年终考评挂钩,其他地方的电视问政也结合本地实际各有特色,说明这些地方在想办法创造监督的条件,寻找民主监督制度性建设的突破口。但是,有两个问题需要注意:一是不要盲目跟风,要因地制宜;二是不能虎头蛇尾,避免一曝十寒。防止电视问政变成吸引眼球的把戏,我们特别要研究和学习武汉电视问政“六年如一日”坚持的制度设计。

(原标题:电视问政是民主监督的有益探索)

分享到:

猜你喜欢

换一换
保存  |  打印  |  关闭
  • 新闻习近平:毛主席历史周期律谈话仍是警示
  • 体育全明星投票:科比反超詹姆斯成票王
  • 娱乐蔡少芬胎盘撕裂险小产 停工1年保女平安
  • 财经盘点2012财经事件:王石明星恋最火爆
  • 科技新浪科技2012年终策划:见证
  • 博客咬文嚼字:十大语文差错 清朝老虎会耕田
  • 读书大喜又大悲:林彪一生十大经典战役
  • 教育补鞋匠24年买4套房 计划送儿女出国读书
  • 育儿俄罗斯幼童零下25度雪地冲凉水(组图)